《石头阅读》案总结(实时更新)--远洋捕捞全程公开全国第一案

【案件背景】《石头阅读》APP自2015年5月推出以来,一直为用户提供电子书籍备份及相关服务。为提升用户体验,平台自2021年10月开始对部分网络小说内容进行缓存。平台方解释称,这一行为源于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并非出于盈利目的;但正因缓存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涉案金额的计算(进而影响是否同时满足“犯罪动机、复制行为、从中获利”三要件),本案随即引发了版权争议,并成为后续执法行动的导火索。同时,案件是否属于逐利执法也备受争议。【关键时间节点与事件经过】1.2021年10月:缓存行为启动• 平台对

【石头阅读案最新消息】山东德州乐陵公安局已经退回不涉案的330万,解冻了不涉案的房产

尊敬的用户:经过近3个月的积极沟通和不懈争取,我们欣喜地宣布:山东德州乐陵公安局已正式退回不涉案的款项共计330万元,并同时解冻了相关的不涉案房产!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们在维护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彰显了有关部门对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的重视。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后续事宜,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更稳定的服务。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信任!石头阅读团队2025年2月26日

关于《石头阅读》案件的最新进展-同意退回不涉案的资金,解冻不涉案的房产等

各位石头阅读网友:大家好!感谢一直以来对石头阅读案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很高兴地向大家通报案件的最新进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山东德州乐陵市检察院和公安局已经意识到案件中存在的执法错误,并表示愿意纠正。他们主动提出退回不涉案的金额330万,解冻不涉案的房产和银行帐号等。这是案件处理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对法律公正的积极回应。我们对检察院和公安局的这一态度表示感谢,也期待他们能够尽快完成实际退回相关金额的操作,真正还原事实,弥补此前的错误。我们相信,只有通过依法、公正的方式解决问题,才能维护法律的

德州乐陵警察是如何做到“远洋捕捞”,合法的异地执法的?

在《石头阅读》案中,山东德州乐陵警方通过一系列操作实现了“远洋捕捞”式的异地执法,这种方式虽然表面上看符合执法流程,但实际上充满了滥用权力和规避法律监督的操作。以下是德州乐陵警方在此案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这些操作存在的问题。操作方式1.与专业打假人合作,伪造合法报案警方与专业打假人合作,利用打假人作为版权代理人的身份,伪装成在当地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打假人将某版权项目的代理托管在乐陵市,以此假装案件属地发生在乐陵,从而实现“就地报案”,这一步为之后的异地执法奠定了基础。2.快速立案,以“侵

为什么说《石头阅读》APP侵权案是一起典型的“远洋捕捞”逐利执法案件

《石头阅读》APP的侵权案件中存在诸多令人质疑的执法手段和动机,这些现象明显指向了所谓“远洋捕捞”式的逐利执法。以下是本案在执法过程中表现出的逐利动机和手段,足以表明这是一起典型的逐利执法案件:1. 执法动机全程围绕“钱”而非法律原则在案件的整个执法过程中,办案警察多次公开声称“为了给国家捞钱”,甚至明确表示“只要给钱就放人”。这种公然以金钱为谈判筹码的执法态度,严重偏离了法律的初衷。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执法机构,其职责在于维护法律的公正,而非以敛财为目标。然而在本案中,执法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充分暴

公告:关于《石头阅读》APP对山东德州乐陵办案警察崔月华的公开举报及后续事件说明

尊敬的用户及公众:2024年3月7日,本公司对山东德州乐陵市办案警察崔月华进行了公开举报,原因在于其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拒绝关键证据的缓存时间鉴定,并对我公司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影响。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也遭遇了进一步的打压和威胁。事件经过1.关键证据的拒绝鉴定我公司依法要求对案件中的关键证据“缓存时间”进行鉴定,以便合理划定案件的时间节点,澄清事实。然而,办案警察崔月华对这一合理请求拒不接受,导致案件处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公。2.再次恶意冻结财产在坚持通过合法渠道向有关方面反映问题,并表

石头阅读APP的历史和现状

石头阅读最初是一款由上海威锋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上线的APP,核心功能为“石头书库”,为用户提供自有电子书籍的备份服务,类似于网盘功能。随后,应用陆续增加了“石头新闻”、“石头论坛”等功能模块,丰富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功能发展•2017年4月:增加了“石头追书”功能,通过引入在线检索技术,为用户提供书籍搜索服务。用户可以检索到书籍后链接到第三方进行阅读,石头阅读提供净化阅读等辅助功能。•2019年9月:由于上海威锋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不佳,实际控制人程吉中离职。作为对程吉中的补偿,

《石头阅读》APP侵权案的焦点分析

在《石头阅读》APP的侵权案件中,我们希望向公众和用户明确以下几项关键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的核心争议点和背后存在的执法不当行为。1. 缓存时间的证据认定缓存行为才是“侵犯著作权罪”的核心行为。若无法直接证明主观上的犯罪动机,那么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点就成为犯罪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与检察机关在最初未认定缓存行为的时间,这是一个严重的疏忽。时间点是案件中极其关键的一环,决定了犯罪行为是否成立以及从何时开始。2. 涉案金额的认定由于未认定缓存时间,公安和检察机关直接将公司成立以来的全部收入计入涉

《石头阅读》APP案最新消息:山东省德州乐陵市检察院胡治永检察官已经同意对缓存时间的签定,并同意本案的实际缓存时间是2021年的10月

《石头阅读》APP案最新消息我们很高兴地向广大用户宣布,关于《石头阅读》APP的著作权案,山东省德州乐陵市检察院的胡治永检察官已同意对缓存时间进行鉴定,确定本案的实际缓存时间开始于2021年10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等待,此案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石头阅读》APP本身并不提供内容,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并在醒目的位置上提供原始的链接。2021年10月起,《石头阅读》对部分小说内容进行了缓存,但这是由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了解所致。在此期间,根据公司财务数据,并未因缓存行为带来

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法律规定,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且顺序不能颠倒,即:1.主观上具有犯罪的动机;2.行为上存在复制行为;3.结果上从中获利。

《人民公安报》对于石头阅读案的公开报道

2022年12月9日第06版对于此案的公开报道,崔月华声称“涉案价值2000余万元”原文链接:https://epaper.cpd.com.cn/szb/wwwcpd_9/dzb_16465/rmga/2022/2022_12_09/16466_2022_12_09_32626/#1062989

山东电视台对于《石头阅读》APP案的公开报道

2023年4月,山东电视台对此案进行了公开报道,这次警察声称价值2000余万。会员有2亿人,也就大概有有1/6的中国人都在用,除去一半的老人小孩,看来全中国人都在用了,这次又是满嘴跑火车。链接地址

中国中央电视台对于《石头阅读》案的公开报道

CCTV13在2023年2月17日《法治在线》对于石头阅读案的公开报道。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原来是管理森林的警察大队远到上海进行远程抓捕。˂!----˃

严谨认定侵犯著作权罪的重要性及证据要求的严格性

侵犯著作权罪是一种涉及知识产权的犯罪,其认定和证据要求的严谨性至关重要。只有确保程序正义和对犯罪行为的严格区分,才能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的和谐和公正。以下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 严格区分犯罪行为,避免犯罪全民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进行诸如复制文件、复制文字、分享文件等操作。如果对侵犯著作权罪的认定不够严谨,这些日常行为可能会被视为犯罪。这将导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轻微操作被当成犯罪,与严重的暴力犯罪如偷窃、抢劫、杀人行为相提并论,这无疑是在泛化犯罪,使犯罪行为变得普遍。一旦日

《石头阅读》APP被山东德州乐陵市公安局“远洋捕捞”逐利执法的说明

尊敬的用户:最近,《石头阅读》APP被山东德州乐陵市公安局以侵犯著作权为由,采取了不当的“远洋捕捞”式逐利执法行为。我们希望通过以下时间线,让广大用户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揭露警方执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事件时间线概述1.2022年9月19日公司法人程吉中及三名员工被上海金桥派出所传唤,实际上是被抓捕,并在派出所留置室接受讯问。值得注意的是,程吉中的住所和公司均不在该派出所的管辖范围内。2.2022年9月20日-21日早上四人被关押在上海诗璨酒店(上海张江商业广场店),期间被正式拘留。尽管家属收

《石头阅读浏览器》APP开发计划和产品路线公告

尊敬的用户们:我们很高兴地宣布,经过不懈努力与改进,《石头阅读》APP已焕然新生,重新推出并命名为《石头阅读浏览器》APP。本次更新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产品理念与功能方向的全面升级。以下是《石头阅读浏览器》APP的开发计划与未来产品路线:产品理念1.无广告体验《石头阅读浏览器》承诺不添加任何广告,以避免产生任何可能的“收入”争议,确保用户拥有纯净的阅读环境。2.公益性产品作为一款互联网公益产品,《石头阅读浏览器》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纯粹的内容浏览工具,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访问网络资源。3.简单化与轻
<< 1 >>